重庆锦音科技有限公司

录音师声音设计中的 7 个技巧 发布日期:2022-06-20 02:11:33 阅读人数:65次

在录音或混音过程中,除了关注常规的音频处理技术,我们也不能忽视人耳处理声音的机理。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声学原理,我们甚至能通过创造性的方法为听众带来更清晰,更震撼的声音体验。人为调整声音的 EQ,混响或延迟等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手段。


1. 哈斯效应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过哈斯效应。哈斯效应也称为优先效应,简单来说就是 - 人们通过首先听到的声音判断声音的方向。利用这一效应,可以创造出宽广的立体声错觉。近段时间很火的空间音频技术也是利用了此效应。



要扩展或让一个单声道声源更厚重,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复制这部分,将两个轨道移到两侧。之后再将它们错开 10 - 35 毫秒。这一技巧可以很好的“欺骗”听众的大脑,让人感觉声音更宽广,而且,这样做给其它声音如乐器等留出了操作空间。

在众多声音堆叠的区域,也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将单声道音轨与中心音轨错开,这样能有效避免单声道被其它声音掩蔽。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因为移动音轨破坏了整段声音的平衡。上一段中的音轨复制就凸显了作用,向两侧错开它们,可以很好的维持平衡感。

轻微的延迟
当然了,如果你想给立体声其中的一个声道添加一点延迟也毫无问题。比如,你可以让一段空灵的合成音更具史诗感。但一定要注意,这样做显然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声音的重点可能难以捕捉。但对于铺垫或者背景音来说,这样做收益明显。在操纵延迟时我们要格外注意,如果延迟太小,我们可能会听到非常异样的声音不同步,而延迟太大就失去了意义,立体声将变成两段完全分离的声音。所以找到平衡点很重要,10 ms - 35 ms 是比较推荐的延迟区间。


找到平衡点
在声道合并到单声道以后,上面提到的延迟越短,梳状滤波效应对声音的影响越容易被感知。所以,如果我们制作的音乐主要在电台这类单声道场景下播放,需要留意这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两边的相对电平,这也有助于左右声道的平衡。现代音频软件甚至能对不同频率实现精细化调节,添加各种滤波效果等,要善加使用。最后有一个忠告 - 不能过头。一个混音中不要对超过两种声音应用哈斯效应。否则最终效果可能如同一团浆糊。

2. 频率:掩蔽如何工作

我们人耳对占据相似频率的不同声音的辨识率是有极限的。

掩蔽说的是,不同的声音处在几乎相同的频率时,声音更大的那个总会部分或完全掩盖其它声音,其它声音就“消失”了。


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在包括录制在内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应该极力避免。EQ 的出现也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至于技巧?只能说在创作之初和调音中让各个声音在各自主要频率范围内尽可能大。事实上即便你特别小心,掩蔽效应还是常常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尽管主音占据了声音中的绝大部分,它的谐波(也会对整体音效带来影响)会在不同频率出现,也因而可能被掩蔽,这时候就需要 EQ 救场了。

3. 人耳的声反射
面对高强度刺激,中耳肌肉会被动收缩。这样一来,传播到耳朵的核心也就是耳蜗的能量就减小了 - 耳蜗就是将振动转化为可被大脑处理的电信号的地方。肌肉收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耳朵中敏感的结构,联想下声学测量中的 A 计权,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亦称“耳膜”)、鼓室和三个听小骨(构成听骨链)。鼓膜和听骨链形成一个力学系统,其功能是将来自外耳的声波的力放大,并输入到内耳,为下一步的听觉转导做准备。


在这一机制的影响下,如果一个很大声音突然结束,并紧跟着一个更轻柔的声音,此时人耳的肌肉还来不及反应 - 大脑同样如此,会告诉我们后面的声音还是“持续的巨大噪声”。

这一特性经常被用在电影的音效技术中,特别是用来模拟巨大的爆炸声和紧张刺激的枪击声给人带来的冲击,这样做同时又不会真正损伤观众的听力。我们可以在声音出来后的瞬间将其关闭,从而让一个突发的声音比它实际听起来更响,更刺激。DJ 们也常常运用这个效果,尽管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背后的机制。

4. “小声创造大音量”
如果本文只能让你记住一个知识点,那希望是这个: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度不同,它以非线性的方式处理声音,且对中频最为敏感。相信了解过频率计权和等响曲线概念的朋友对此不会陌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但喜欢听音乐的朋友可能都有类似体验,就是调大音量后感觉”效果“变好了。这其实不是错觉,就是因为音量变大后我们听到了原本难以察觉的低频或高频部分。作为专业的音频制作人员,我们需要意识到人耳的这一特性。人耳不是一个完美的混音器,但要克服缺陷并不难。我们甚至应该感谢这一缺陷留下的许多自由创作空间。

弗莱彻-蒙森现象
人耳听力的这种非线性特性由人称立体声之父的哈维·弗莱彻和科学家威尔登·蒙森于 1933 年首次提出。尽管他们提出的数据和曲线后来经过不断的优化和迭代,弗莱彻-蒙森曲线还是常被用来指代各式各样的等响曲线。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声音的实际响度改变,人感受到的响度不是等比例变化的。

站在观众的角度
在特定情况,比如电影混音中,最好使用相同的电平处理信号,并且在符合实际听音环境的工作室进行制作。事实上很多影音工作室就是一个小型电影院。真正有效的音效永远都能让听众在他们的听音场景中身临其境,而不是只有在高不可攀的高端工作室才能让人大受震撼。


5. 等响效应的反击
要让声音产生距离感,可以适当剥离其极高和极低频率部分而不是加强它们。这可以让特定乐器或声音听上去更有深度,就仿佛处在远离我们的地方,而核心元素将变得清晰。比如在处理主唱与合声时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主唱的地位。还有鼓声的处理也很重要,我们要适当拉开距离,确保鼓声不会让人产生“打在脸上”的感觉。混响也有类似作用。

6. 为早期“环境“反射声添加混响
音频和声学工作者对混响不会陌生,想象一下我们在现场听音乐或观看演出,乐器和表演者的主要声音会直接传到我们的耳朵,但取决于现场的情况,各种各样的反射声也一定会同时存在,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带来的”混响效果“经常被人们忽略。混响对于营造这种现场感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声音更加真实厚重。之所以强调给早期反射声添加混响,是为了避免过多混响造成的混乱。在专业的音频处理软件中,通过脉冲时间响应可以模拟早期反射声并添加混响。

7. 不拘一格
听众不会管你的作品是用价值连城的乐器演奏还是仅仅敲了厨房的一口锅,他们只关心最终效果。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声音更能让人激动。


上一个:告别啸叫的几点 下一个:扬声器声音辐射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