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重庆锦音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太平洋安防专业市场内5A12-13
联系方式
   
    谢伟:13320359600 
    Q  Q:519405184     
   

移频方式抑制啸叫 发布日期:2015-07-12 10:36:20 阅读人数:130次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上移频技术被开发出来,曾经生产过一小部分实验样机,由于移频技术固有的一些缺点(后面会分析到)加上当时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器件性能限制等原因,国际上未能形成商品;七十年代,在我国当时经济条件落后、基础产业薄弱的背景下,移频技术由绵阳市无线电厂引进并被形成商品,适应了当时国情,当时移频器一度成了防啸叫设备的代名词。顾名思义,移频就是移动频率,移频器正是基于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来不断回避房间峰点施加的影响,从而破坏构成声反馈的条件,最终达到防止啸叫的目的。
移动频率,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所有自然界的声音包括人声,不管声音差异多大,不管动听、难听,这些声音均有其固有的频率组成,都可分解为无数单一音频的频率(基波和无数谐波)。现行移频器一般会移动(或叫改动)进入信号频率3~8Hz,即有3~8Hz的移频数可调。举例说明,输入一个1000Hz信号时,当正方向移频3~8Hz时,移频器将会输出一个1003~1008Hz的信号;当反方向移频3~8Hz时,移频器将会输出一个997~992Hz的信号。
      根据前面分析啸叫的过程机理可以看出,啸叫是需要时间累积的,是一次比一次反馈信号变强的N次循环放大后的结果表现形式。移频器防啸叫过程如下:当房间峰点位置频率信号在反馈中满足了K闭>1,便有了首次强烈反馈到话筒输入端的第一次反馈信号,该信号经过移频器放大后却发生了频率上的改变(即在原始信号频率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了3~8HZ);这时输出信号在峰点位置便发生了3~8Hz的移动,我们知道峰点位置声压最高,意思就是这时的输出信号在再次反馈到话筒时(第二次反馈声)声压降低了;二次反馈声进入移频器后再次被移动了3~8Hz,致使第三次反馈到话筒的信号频率又偏离了峰点3~8Hz,声压继续降低……以此类推。由此反馈的信号每循环一次便减弱一次,最终使峰点位置信号满足K闭<1的稳定工作条件,啸叫就不可能发生。
换言之,移频器的工作方式就是:当正向移频时,将引发啸叫的峰点一步一步往音频的高频端“赶”,直到“赶”出音频的范围;反之,当正向移频时,将其一步一步往音频的低频端“赶”,目的是同样“赶”出音频范围。
从上面可以看出,移频器的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操作过程简便。使用时只需启动移频功能开关即可,移频数3~8Hz连续可调。二、抑制啸叫过程自动完成,无须人工去鉴别调试。三、抑制啸叫的能力比较显著,效果明显。由于以上特点,移频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一度成为防啸叫的经典技术。
移频技术存在的问题:
1、整个声音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失真。我们注意到移频器输出的信号和本身的输入信号相比频率发生了变化,输出信号是失真了的频率信号。换言之,移频器是通过对整个音频范围内的有意失真换取抑制啸叫的目的。
2、移频器对扩声环境没有鉴别。可以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式。实际扩声现场扩声条件千差万别,而移频器在扩音时的防啸叫功能与现场毫无关系,哪怕是扩声现场本无啸叫点,也在不停地“移动频率”制造新的失真的声音信号。
3、移频器的“振荡镶边”和“拍频镶边”。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使用移频器后,经常会出现一个“喔、喔、喔”不停的振荡回声。这是由于在移频时,前后连绵不断的声音频率“涌向”房间峰点,由峰点引发声反馈、继而重复地每声反馈一次“撤离”峰点3~8Hz,在“撤离”的时间周期内必然引发前面的振荡回声;这种情况哪怕是本没有在峰点位置的声音频率都要跑去“振荡”一回,因为设备在不断地移频。这便是移频器的“振荡镶边”。另外,声音就是一种声波(好比电磁波),声音的传播就是声波的传播,根据“波的干涉”原理,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波相遇时,会产生“合拍”、“差拍”。举例说明:400Hz和500Hz的声音相遇时,会派生出“合拍”即500Hz+400Hz=900Hz的声音,同时派生出“差拍”即500Hz-400Hz=100Hz的声音。由此可见移频器始终存在“拍频镶边”,特别是在产生“振荡镶边”时,“拍频镶边”就越发明显。
 综述:移频技术自从被引进并被商品化后曾经一度成了国人防啸叫设备的专用名词,成了当时具有创新价值和适用价值的扩声技术。随着新技术实施的完善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移频器固有的技术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移频技术已逐渐淡出市场,相当一些前沿的使用单位已适用了新的技术变革

上一个:强电弱电的叙述 下一个: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